第四十九章魯院的燈光
作者:
閆增連 更新:2022-11-09 09:41 字數:5481
心里啥夢想,老天就會垂青,這是真的。這不,做夢都想上的魯迅文學院,真就來了通知。
通知是發在新建“魯院保定作家培訓班”群里。于8月28日下午在秀蘭文化園入住。我的干渴焦急的心啊,口含飴糖融化了。我輕輕地笑了,努力憋住難以掩蓋的笑容,但聲音還是發出來,格爾一聲,妻子說,你傻笑啥?我神秘地說,我被魯迅文學院錄取了,哈哈感覺是個小學生……
我是個笨家伙,天性厭煩開車,但出門必須用車,自然相悖。好在公交車暢達,還有私人拼車,聯系后得知,秀蘭公園距離主要公路有二十里。我一下子發愁了。我看看群里,竟然有個老鄉,加微信聯系,欣然同意搭車同往,又高興又慚愧啊。
28日下午,我們三個出發了,因為有厚厚的云層,擔心大雨截斷行程。車輪滾滾,很快接近目標,但一時辨不清方向。我說,我下車打聽一下吧。老鄉文友說,有衛星導航,應該沒錯。他自信地按著導航線路開車,離開主要公路,走上一條較窄雙車道。兩邊沒有高樓林立,都是田間土丘,慢慢進入山區,樹蔭遮蔽,玉米等莊稼地呈現豐收果實美景……
曲徑通幽。果然行走二十里就看到了“秀蘭文化園”。這是一座渾然天成的仿古建筑風格。門前一塊巨大的灰色花崗巖,就如同巍峨的山峰。走過一座拱形橋,來不及欣賞水下兩岸風景,直奔大廳,門口早有接待人員,一旁有塊導引牌:魯迅文學院保定市作家文學培訓班報到處。我的心里如同橋下的水流涌動。因為疫情防控,需要登記注冊,核酸檢測證明。這里排隊的各地的同學們,幾乎是前后腳到達,都笑得開心,打著招呼,愉快地辦理入住手續。我領取一周的餐券,房門牌號是5203.
刷卡那一刻,閃爍藍亮光,滋啦一聲,我推門而入。兩張寬闊的木床鋪好潔白整齊的棉被。每張床一對大枕頭摞在一起,不知個大的干啥用,出了土老帽的洋相。電視,熱水壺,備好的礦泉水。洗漱間浴巾毛巾香皂牙膏牙缸牙刷都有。淋浴間涼熱水開關可以轉換,太方便了。我潮熱的心踏實了。今后一周,就睡在這里。我走進窗戶,眼前不大一片水塘,邊緣草綠茵茵,水色幽碧。旁邊細高的翠竹挺立,微風搖曳……這幽靜的地方,學習文學創作系統知識,再好不過呢。魯迅文學院選中這里,的確很好哎。從此成為魯院學員,是不是祖墳冒了青煙?我自豪的笑了,甜美的感覺溢于言表。
魯迅文學院保定作家群有秘書長通知,晚餐在一樓餐廳。我走進大餐廳,早有學員們備好飯菜,三三兩兩圍在餐桌,我也拿起磁盤,每樣菜加一些,湊起來不算少。米飯,小花卷,西瓜,一小碗稀粥。我選中有老鄉的餐桌。落座不久,沒吃幾口,保定市作協主席王淑彥,副主席靳軍,張勁鷹,秘書長張梅一同走來。王主席非常有親和力,鼓動大家多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文代會講話,鐵凝主席的文代會講話。張宏森書記的文代會講話。這是留給晚上的作業。并寫出學習心得交給秘書長。隨后介紹一位身材秀美,眼光靈動,面帶微笑的女士。王淑彥主席說,各位同學,今天我給你們介紹一位尊貴的客人,她——就是你們的班主任——楊碧薇。今天開始,魯迅文學院保定市作家文學培訓班的教學工作有楊碧薇主持。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學起立,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你們的班主任。嘩.幾乎是同時起來,掌聲雷動,嘩嘩嘩……氣氛異常熱烈。
王淑彥主席又興奮地說,我再介紹一位恩人,他就是坐在最后面的廉潔主席。我們這次魯迅文學院保定市作家培訓班,是他幕后提供資金支持,自愿捐助三十萬。大家說可敬不可敬?嘩……同學們再次鼓起熱烈掌聲,此刻,我看到一個敦實厚道的男人,樸素的衣著,絲絲白發,飽受日月滄桑。他彬彬有禮地說,不客氣不客氣,為重塑保定作家群出點力是應該的……廉潔主席有學者風度,有儒商人的氣量。我就在他的旁邊,距離如此近,向慷慨解囊的男人伸出大拇指點贊,心想一定向這位恩人敬一杯。
隨后是滿城區作協主席為大家奉獻了汾酒,作為東道主的祝賀,祝愿魯迅文學院保定作家文學培訓班圓滿成功……至此,濃烈的酒香在溫暖的燈光里飄散。
晚餐愉快的結束,我和同學們在門口轉悠,一件件木雕藝術,典雅優質,造型美觀。龍,鳳,魚……栩栩如生,而更讓我震撼的是一座漢白玉雕像。原來是令人敬仰的趙秀蘭女士,生前捐款七十多萬元資助山區教學樓,五十多歲不幸早世。被保定市政府追認捐資助教模范稱號。我站在趙秀蘭女士面前靜默致敬。此刻,明白了魯迅文學院保定作家文學培訓班設在這里的含義頗深呢。
來時沒有觀賞四周的美好景物,趁著休閑,瀏覽一下放松心情吧,明天就是緊張的學習了。
拱形橋邊是玉石圍欄,下面是碧綠的水,慢慢地流動和靜止一般,里面的魚兒紅色鮮艷,游來游去,翹起的嘴唇一張一合,吐納著水,吸收著所需營養。兩側的柳樹,樹身的皮裂紋粗糙,而倒垂的柳枝卻是搖曳滴翠。我忽然想,我像不像水里的魚兒吸收文學創作的營養呢?不由得更加喜歡游動的紅魚兒,多時目光不移,深入地思考著這個問題……夜幕垂下,水氣微涼,季節是豐收的秋天。我踩著細軟的地毯,向5203房間走去,路過中華大廳,燈光明亮,早有工作人員擺好了桌椅,等待著魯迅文學院的教授傳經授寶。哦,這就是我們的教室。我興奮中也有沉思,思索著回到宿舍,洗個熱水澡,洗去一身疲憊,看完領導人的文代會講話,寫出三四百字的學習心得,沉沉入睡……早晨還要迎接嶄新的一天呢,也許在夢中有得意的微笑了吧。
開班第一天,同學們起得早,爭先洗漱吃早餐,然后走進教室,找自己的名牌。我從后邊很快看到我的名字,快速擠進同桌讓開的一條縫隙。坐在椅子上,書桌早已備好了魯迅文學院保定市作家文學培訓班學員手冊。還有保定作家的陣地《荷花淀》和縣級內刊《唐河文學》對于荷花淀我是感情篤深的,因為得過荷花淀文學獎,堅定了文學信仰。對于唐河文學,看中的是主編作為殘疾人一手創辦,感佩系之。這個時候,書桌上的紅紙打印著三個字:閆增連。代表著肯定,莊重。告訴我就是魯迅文學院的學生了。
王淑彥主席聲如洪鐘,簡短講話,……我們向往已久的文學圣殿,魯迅文學院今天正式開班了,經過七天高密度學習,你們每個人都會大有長進,成為保定市主力軍,從高原走向高峰……掌聲加掌聲,還是掌聲……班主任楊碧微開始履行職責,舉著話筒話音嘹亮,同學們好,今天是魯迅文學院保定市作家文學培訓班第一天,有著名作家,魯院教授張清華主講。上課之前,請大家起立,一起唱國歌。音樂湊響,我們一起合唱。平時不唱歌,今天格外認真。教室內氣氛莊重,每個人對著國旗,肅然起敬。我當時的眼淚嘩嘩,抿著嘴偷偷擦拭著,害怕身旁的同學們看到。不是我的怯弱,是對無數為國捐軀,拋灑熱血的英雄們瞬間產生的敬意,這就是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偉大力量,震撼著每一位心懷祖國的人民。只要是為了國家利益,哪怕刀山火海,隨時可以犧牲一切。國歌唱完,同學們坐好。
楊碧微尊敬地說,張老師,您開始吧。
文學盛宴開始。張清華教授精要講解,如何向一個古老的敘事致意。從水滸傳的武松殺嫂,替兄報仇。再到《金瓶梅》以及當代作家遲子建的名篇,《一壇豬油》。都是這種類似的敘事手法。如何編織一個引人入勝的好故事。用生動例子比喻,就像一只蠶,吃了桑樹葉子,經過消化吸收,吐出蠶絲,編織成綢布,這才是藝術精品。不可以照搬生活,必須經過成熟思考,量身裁衣,決定取舍……我一下子明白了好故事就是這樣編織而成,心中豁然開朗。
下午教室里,王淑彥主席宣布上一堂政治課,首先觀看了習近平總書記第十一屆文代會的講話,諄諄教導語重心長。習主席講到,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要向前人學習,要有禮敬之心,但是也要有竟勝之心……深刻把握民族復興的時代主題,不負人民努力鑄就新時代文學高峰……習主席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氣氛推向高潮。隨后是鐵凝主席講話,……我們將以靈魂和心血,理想和熱情,才華和汗水在大時代的光和熱中淬煉出文學的群峰挺秀。新時代文學不在別處,它就在我們前行的路上,經由我們篤定恒心,精益求精的創造而徐徐展開……張宏森書記講話,……中華民族正以不可阻擋的步伐邁向偉大復興,“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王淑彥主席再次布置了作業,必須寫出學習心得,否則不予結業證。嚴厲的口氣包含著厚望,就像一位嚴厲而慈祥的長者,對待晚輩們的健康成長和學業有成的關愛。因為,保定市政府已經研究決定,重塑保定市作家群列為今后五年的重點工作目標。王主席為了這個工作,前好幾年就開始殫盡竭慮,日夜操勞了?芍^重任在肩,眾望所歸。言之切切,殷殷期待啊……
我對手機的功能缺少了解,在沒有電腦的時候,想寫資料尤其需要行家指點。我的室友是個小伙子,睡覺打鼾水。他的職責是司機,接送魯迅文學院的教授?礃幼雍芾,早已進入夢鄉,我不忍心地推了推小伙子,醒醒吧,請教一下,我在手機寫學習心得怎樣操作?他揉揉眼猛然起身說,就從便簽里寫,然后變成文件轉發就行了。我慚愧自己的無知,敬佩年輕人頭腦靈光。寫幾百字不難,順利發到指定郵箱。這一夜我睡覺很香。
第二天,張之路老師精彩演講讓我們忘記用餐,當老師看看表超時了,謙虛地說,不好意思,耽擱你們用餐了。我們確實意猶未盡,真想再多聽半小時。張老師講,作品的主題,是作者書寫人生的糾結。小說的精神就是復雜的精神,橫看成嶺側成峰……讀一部好書,就等于在心理種下一枚文學的種子,明天你就會收獲一棵幸福的大樹……
楊碧薇,我們的班主任講,詩歌喜歡氣息流,一以貫之。詩歌不同于小說散文。詩歌不可以用語言遮蔽自己的個性。而小說散文可以。作詩如作文……她才華橫溢,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全身散發著親和力,同學們都爭搶和她合影。
陳帥,這位年輕的魯院教師,有獨到見解,他說小說是回味的藝術。真情實感,真實思想。唐詩絕句最能啟發小小說。小小說要有詩意詩境詩性。小說要曲折復雜化,語言有進攻性。小說人物吸引讀者,故事是生活的隱喻,意義傳遞。語言簡練。我在微信提出,怎樣理解作品的厚重?感覺自己的作品單薄,如何提高?他回答,厚重需要閱歷支撐,也需要大量閱讀和思考支撐,非一日一時之功……
葉梅,一位博學創作經驗老道的散文大家,提出的觀點新穎,震撼心扉。她說,散文的聚散之間,要有神有魄。神和魄哪里來?從生活中的深處去開掘,要高于生活的生活。從時代洪流中來,從洪流的脈搏中來,站在未來的高度來審視當代的生活,受到時代的召喚。具體怎么辦?選材要嚴要準。并給出具體數字,選材占30%,開掘思考40%,文筆30%。視角獨特。就像挖井一樣,以井為點打下去,總能出水……這是多么精細的內容啊。她花白的發絲,不俗的談吐,讓我眼前一亮,困擾多年的神和魄,今天破解了。
王震海,一位經驗豐富的編輯,一位小說家,風趣幽默地講述了作品如何投稿,在全民寫作的今天,面對數以千計的來稿,如何選中一篇藝術上乘的稿件,就像大海撈針……其難度可想而知。這就需要作者動動腦筋。
彭學明,這位文學大家,講述少數民族苗族十八洞村有個婦女,讓他給習近平總書記捎話回家過年。他說為什么?她說,習近平去她家里說過,你就是大姐。過年了,想一起過年。我說習近平太忙了,不能打擾。她說,那就給他捎去一塊臘肉吧。我說不行,我見不到。她說,那就捎封信吧。我說,我把你說的內容寫進書里,習近平總書記可能會看到……通過一個細節一度讓我落淚。他回答了文學和現實,文學和政治的關系。有什么樣的時代有什么樣的英雄。有什么樣的時代有什么樣的文學。時代是文學用不盡的財富。每部作品都有時代的烙印。政治不是文學的天敵。恰恰是文學的朋友。政治是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家國情民族義,鑄就文學魂。有文學風骨,才能達到史詩性作品……我懂得了文學與政治是一對盟友,寫作不再遠離政治……好像自己比平時高出一截兒。
龍一,小說家講述小說,那就是爽,并給出實際數字,短篇一萬字至一萬五千字。中篇兩萬五千字。長篇十二萬字以上……怎樣設計主人公,對抗人物。怎樣設計故事情景,要學會嫁接人物。學會折磨主人公,一而再地折磨,讓他絕處逢生。以及次要人物有積極次要人物和消極次要人物……他的講解,有可操作性,掃除了一處盲點。懂得了設計,如何設計典型環境塑造典型人物。
高玉昆,《散文百家》主編,高考失敗后,立志當作家,投稿屢次失敗,沒有氣餒,憑借頑強意志苦苦摸索,在文學寫作的樹上生長豐碩果實。最終走上主編之路。
還有北京大學文學教授和好幾位年輕專家對詩歌散文小說都做了精彩紛呈地演講,他們承載著文學的未來,這里不再一一贅述。
七天很快就到了。結業這天上午,魯迅文學院副院長徐可,做了生動講座:重塑中華散文的古典美。讓我們意識到,古典文學在歷史長河中仍然扮演重要角色。傳統文學仍然需要從古典文學淬取營養精華。
徐可院長講完,王淑彥主席立刻組織學員們去大門口那塊巍峨的巨石前合影。大家很有素質,井然有序排列,每個人的面孔都掛滿自信,與前來合影的保定市政府領導和魯迅文學院的院長徐可站在一起,背靠高大山峰,寓意不言自明。當新聞攝影師按下快門那一刻,永遠定格聚焦在文學歷史長河中了。
回到教室,舉行結業典禮。保定市政府領導王志恒講話,決定重塑保定作家群,納入今后重點工作目標。這時候,我的心里溫暖極了,從小癡迷文學,今天終于走上正軌。結業典禮奏響國歌,我沒有開班典禮時激動的淚水,而是信心滿懷,豪情而沉穩,緊跟國歌節拍唱起來……
回家的路,春華秋實,秋風載著果香。而我依然沉浸在魯迅文學院的學習時光。王淑彥主席讓學員匯報心得體會。當我站在前面與大家對視,立刻感覺到了巨大壓力。我把心里最想說的話說出來:我從十八歲開始練筆,寫了不少,但不值得驕傲。今天在魯訊文學院保定市作家文學培訓班學習,得到老師們指點,點亮了心燈,打開一扇窗,看到遠方有更高的文學山峰。我要努力向山峰攀登,苦苦磨練……我的誓言是:生命不息,寫作不止,心燈永遠閃光,燃爆文學知識,炸裂開去……